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成立于1995年3月,是中国科学院科研信息化与管理信息化的系统集成、运行和服务保障机构,信息化应用
技术的研发和示范基地。1994年4月20日,一条64K的国际专线从计算机网络中心连入Internet,实现了中国与Internet的全功能连接,从此中国 成为第77
个真正拥有全功能Internet的国家。二十余年来,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立足支撑与服务全院科研信息化和管理信息化,汇聚管理信息化
资源,发挥了科研应用的信息化、学科交叉开放融合、科学思想传播和科研 信息化理念传播的先遣队作用,成为我院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运
维和信息化基础服务的一支中坚力量,成为引领中国科研信息化建设和运行服务的一流信息中心。
AI+平台是中国科技云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科研、教育和企业用户提供一站式的人工智能计算、数据和应用服务,实现人工智能领域的相关技术和科研成果的快速应用、推广和成果转化,有效地支持人工智能领域的健康快速发展。该平台面向人工智能领域的理论研究、算法实现和领域应用等多方面产业化需求,建立具备“资源汇聚共享、个性需求定制”功能的人工智能研发与服务平台,包括P100,titian V、K40等GPU资源,支持计算机视觉、图像处理、智能语音、自然语言理解等应用的先进服务平台。平台支持Tensorflow、Caffe、PyTorch、Theano、MXNet、Keras、paddlepaddle等国内外的主流深度学习框架和人工智能算法库软件。平台支持KVM虚拟机和Docker容器。通过虚拟机的操作系统隔离性为用户提供可定制化的CUDA运行环境,通过容器担供的运行时环境隔离性为用户提供可定制化的应用软件运行环境,从而实现简单易用和可移植的应用部署。平台提供包含常用框架软件的容器镜像,并提供用户以在线IDE编程服务。平台支持WEB图形化页面、嵌入式命令行工具和在线编辑调试工具等3种服务方式。平台分别提供了以计算为中心和数据为中心的人工智能服务。在计算为中心的模式下,用户以应用软件为起点,选择合适的输入数据,完成人工智能任务处理工作。在数据为中心的模式下,用户以数据件为起点,选择合适的应用软件,完成人工智能任务处理工作。平台面向人工智能技术的强化学习领域,提供了异构硬件资源融合、全开发流程管理和基于Web的统一开发平台。平台现已开通用户账号200余个,支持了包括中科院研究所、大学和创业公司等三十余家企事单位的人工智能技术研发与应用。
相关链接:
系统按照AI的应用领域,使用不同的关键方法、数据集、或者模块框架的不同,提供分类检索,并以此为入口,为用户提供实验环境的搭建,框架的安装配置,计算资源。以AI领域的分类进行展示,提供有条理的区分。
01058812112
wanmengdamon@cnic.cn
中科院信息化大厦